产业投资指南  |  中投顾问旗下产品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008-1522

请登录
收藏
已购
充值
帮助
电话 400-008-1522
专线客服
TOP

首页>动态> 项目

某上市公司储能动力锂离子电池项目

所属领域: 高端制造 高端装备

项目核心内容

  本项目是国内一家锂电池生产龙头企业2018年编制的可行性分析报告核心内容。

  项目主要投资内容为建设自动化储能动力锂离子电池生产线及配套的检测、研发中心。公司战略性地率先布局储能市场,是深化业务布局、实现成为高端锂电池制造商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既响应了国家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的战略号召,也顺应了消费电子行业、储能市场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行业趋势。

  锂电池属于高度技术密集型行业,项目公司拥有由多名博士领衔的超过500名集材料、电化学、结构设计和电子电路设计等工程师组成的研发团队,和包括两院院士和海内外专家组成的专业技术顾问团队,并与武汉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美国马里兰大学等多个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整体科研实力雄厚。表明本项目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撑,深厚的技术积淀。

  本项目拟建设周期两年,总投资额 215,784.25 万元。运营期内,预计年均营业收入为 408,600.00 万元,净利润为25,701.84 万元,项目预期效益良好。项目的实施能够进一步完善公司在锂电池行业的产业布局,项目建成和实施后,公司收入规模会显著增加,盈利能力将进一步提高。

1、项目基本情况

  本项目拟通过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生产设备、配套性能优异的检测设备和质量数据监控系统等,在XX省XX市公司现有工业园区内,建设自动化储能动力锂离子电池生产线及配套的检测、研发中心,项目达产后,将形成年产 5GWh 高性能储能动力锂离子电池的产能,并满足公司储能动力锂离子电池的检测要求, 进一步提升公司在储能动力领域的研发能力。本项目的实施,顺应了储能市场兴起、新能源汽车产业爆发的行业趋势,是增强公司在储能动力电池领域实力、完善和深化公司业务布局、提高公司盈利能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2、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

  (1)抓住储能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市场机遇,充分满足市场和客户对于储能动力锂离子电池的需求

  在全球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国内积极开展供给侧改革的推动之下,储能市场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新能源汽车等新能源工具市场保持快速增长。储能动力锂离子电池作为储能市场和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必需产品,市场需求旺盛。

  1)在通讯储能领域,基站快速发展结合电池传统替代,储能动力锂离子电池前景广阔

  ①5G 时代的加速到来和通信基站后备电源“锂电化”,从增量和存量两方面促进储能动力锂离子电池业务快速增长

  随着国际 5G 标准制定完成,全球 5G 商用化进入冲刺阶段。2018 年上半年以来,包括韩国、英国在内的主要国家相继完成 5G 频谱拍卖工作。我国于 2018 年 8 月发布《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 年)的通知》,要求加快 5G 标准研究、技术试验,推进 5G 规模组网建设和应用示范工程,确保2020 年启动 5G 商用工作。5G 通信时代的到来,为储能动力锂离子电池的发展注入新动力。

  一方面,锂离子电池解决方案相对于传统电池解决方案重量更轻,体积更小, 能大幅减少运营商的站点部署成本,天然满足 5G 无线基站小型轻量化需求,是5G 通信备电解决方案的首选。根据赛迪顾问预计,到 2026 年,我国预计建成 475 万个中低频段的宏站和 950 万个高频段的小站,合计数量是目前 4G 基站的 4 倍之多。届时,5G 产业的市场规模将达 1.15 万亿元,比 4G 产业总体市场规模增长高出近 50%。根据中国储能网研究报告,电信行业预计未来十年将安装113.5GWh 分布式发电和储能容量,为储能动力锂离子电池带来巨大的增量需求。

  另一方面,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运营商的单位用户平均收入(ARPU) 大幅降低,迫切需要降低现有供电基础设施运营成本。电池系统已经从单纯应急使用的“后备电源”升级为可降低运营成本的“储能单元”,参与到运营商用电管理中。储能动力锂离子电池长循环寿命、宽工作温度范围和小型化的特点,能大幅降低运营商的电池更换成本、综合用电成本和站点租赁费用。根据中国电池联盟统计,仅中国铁塔一家在全国范围内的基站电池更新需求就达到 136GWh。通信运营商供电基础设施后备电源“锂电化”已经成为通信储能领域的发展趋势, 加速了锂离子电池对传统电池的替代,为储能动力锂离子电池带来可观的存量需求。

  ②在电力储能领域,储能动力锂离子电池市场潜力巨大

  从电力储能领域来看,以锂离子电池为代表的电化学储能技术是能源互联网发展的必备要素。锂电池储能因其循环寿命长、标准化程度高、建设便利的特点, 在电化学储能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在发电侧,储能动力锂离子电池依靠其快速充放电能力,调节并网发电功率,有效平滑可再生能源发电波动性,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稳定性,减少能源损耗;在电网侧,储能动力锂离子电池以其优越的存储能力和放电能力,在低峰期存储多余电量,在高峰期供应不足时予以释放,从而提供调峰调频、缓解输电阻塞等服务,有效提高现有输配电网络的效率和安全性;在用户侧,储能动力锂离子电池通过在阶梯电价低谷时段储存电量,在高峰时段释放电量,为用户提供削峰填谷、需求侧响应等增值服务,降低用户用电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随着全球光伏和风电装机容量不断增长,全球电化学储能市场快速发展。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IRENA)预测,至 2030 年全球电化学储能的装机规模达到 250GW,未来 13 年年均复合增长率将高达 40.9%。以磷酸铁锂电池为代表的储能动力锂离子电池因其循环寿命长、标准化程度高、建设便利的特点,在电化学储能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根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CNESA)数据显示,2017 年全球各类电化学储能技术中,锂离子电池的累计装机规模占所有电池装机规模的比例比已超过 75%。随着电化学储能市场的快速发展,储能动力锂离子电池将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2017 年国家陆续出台的《关于促进电储能参与“三北”地区电力辅助服务补充(市场)机制试点工作的通知》、《完善电力辅助服务补偿(市场)机制工作方案》等政策支持及 2018 年以来河南、江苏、福建、广东、内蒙古等用电大省率先投入锂电池储能电站建设,并在储能辅助服务方面作出政策响应的举措, 都使得电力储能的应用持续升温,为储能动力锂离子电池的发展提供巨大的市场机遇。

  2)新能源汽车产业掀起消费革命,推动储能动力锂离子电池市场快速增长

  新能源汽车与清洁能源发电相结合,将有可能实现汽车尾气零排放和降低化石能源依赖的良好效益,发展新能源汽车逐渐成为全球共识,为此,各国政府陆续推出了燃油车禁售时间表等一系列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得到快速发展, 储能动力锂离子电池市场规模随之快速增长。根据 GGII 的数据,2017 年全球应用于电动汽车的动力锂电池销量达到 69.0GWh,过去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91.20%。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预测,至 2025 年全球动力锂电池销量将达到 408GWh,2030 年将达到 1,293GWh,根据 1 元/Wh(10 亿元/GWh)销售价格测算,从长远来看,未来储能动力市场将超过 10,000 亿元,成为万亿级别市场规模。中国作为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最主要的参与者之一,也迎来了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的历史机遇,将从总量上带动储能动力锂离子电池产业规模的高速增长。

  2015 年,国务院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列为六大重点发展领域之一,进一步明确了“继续支持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发展”、“形成从关键零部件到整车的完成工业体系和创新体系,推动自主品牌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战略性纲领。与此同时,国家陆续颁布多项财政补贴优惠政策、大力实施行业推广应用工程、完善行业管理规范,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据工信部统计,2017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 77.7万辆,较 2012 年的 1.28 万辆增长已超过 60倍。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国家政策也开始由“限购和补贴推动型” 转向“市场拉动型”。2018 年,国家适时颁布双积分政策,拟通过逐步加严的油耗积分以及新能源车积分的双重考核为新能源汽车在生产端提供继续发展的动力,建立促进新能源汽车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双积分政策在供给侧的激励以及新能源乘用车、客车、专用车不断增长的内在需求将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总量持续稳定增长,预计 2018 年至 2020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量可达 110 万辆、159万辆和 233 万辆,相应储能动力锂离子电池需求将达 51.8GWh、74.0GWh 和113.9GWh,预计 2018 年后年增速将达到 40%以上。储能动力锂离子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在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的历史机遇下,产业规模将同步高速增长。

  3)利用行业总量不断增长的契机,抓住市场机遇充分满足市场和客户对于 储能动力锂离子电池的需求

  随着储能市场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储能动力锂离子电池迎来广阔的成长空间,从长远来看,超过万亿元的市场规模为行业参与者创造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本轮行业热潮更是带动了市场对公司产品的较大需求,公司与国外通信运营商、国内通讯设备龙头企业及一流汽车制造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面对上述市场机遇,公司唯有通过募投项目的实施扩大生产规模,以更好地满足市场和客户对于高端储能动力锂离子电池的需求,推动储能动力业务实现新发展,从而达到进一步深化业务布局、增强盈利能力、提升市场地位的重要目标。

  (2)通过建设优质产能缓解储能动力锂离子电池行业“低端产能过剩、高 端产能不足”的结构性失衡,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近年来,储能动力锂离子电池市场规模增长较快,但由于前期的无序扩张, 行业发展并不均衡。工信部部长提出,动力电池行业存在“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产能不足”的结构性供需失衡。一方面,根据工信部及前瞻产业研究院统计,2017 年我国动力锂电池装机量为 36.2GWh,远低于当期名义产能;另一方面,国内只有少数储能动力锂离子电池供应商能够满足国内外知名汽车厂商对产品的质量要求,高端产能不足以匹配优质客户的需求。2017 年,国家四部委联合发布《促进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行动方案》提出,持续提升现有产品的性能质量和安全性,保障高品质动力电池供应。到 2020 年,符合高品质要求的动力电池总产能超过100GWh,形成产销规模在 40GWh 以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根据国家对汽车动力电池产业的发展规划,高端储能动力锂离子电池还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

  本公司募投项目生产的储能动力锂离子电池符合国家发展规划,从技术水平和市场需求方面能够满足知名客户对于高端储能动力锂离子电池的需求,具体如下:

  ①在技术水平方面,公司核心团队从事锂电池行业超过20年,拥有由多名博士领衔的超过500名集材料、电化学、结构设计和电子电路设计等工程师组成的研发团队,和包括两院院士和海内外专家组成的专业技术顾问团队,并与武汉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美国马里兰大学等多个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整体科研实力雄厚,并在储能动力锂离子电池领域已成功掌握了相关核心技术,取得了相应的技术成果。公司被国家发改委批准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2018年)、“锂电池关键技术与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2015年);被国家知识产权局认定为“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2015 年),在2018年通过“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复核,获批“2018年度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并由人社部批准建设“博士后工作站”(2010年)。公司“高比能锂离子动力电池智能工厂项目”、“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智能工厂试点示范项目”分别于2017年成功获批国家工信部“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项目”、“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公司作为主要起草单位完成了“电力储能用锂离子电池”(GB/T 36276-2018)等国家标准。在国家军民融合战略大背景下, 公司利用自身技术优势,积极推广高性能锂电池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取得了从事军品业务的相关资质,并作为主导单位起草完成“锂电池安全要求”(GJB 2374A-2013)等重要国家军用标准。截至2018年6月30日,公司各类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专利等共计480余项。公司在储能动力锂离子电池领域具备强大的研发能力,并掌握储能动力锂离子电池领域的相关核心技术。

  根据国家对高端汽车动力电池产业的发展规划,面对行业结构性产能过剩的现状一方面要尽快淘汰过剩产能,另一方面要发展和扩大高端产能,2018 年 2 月,国家四部委联合印发《关于调整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加大了对长续航里程、高能量密度、低百公里耗电新能源乘用车的支持,合理降低了低性能新能源乘用车、新能源客车、新能源专用车补贴幅度,从应用层面推动了储能动力锂离子电池品质升级的需求、加速了储能动力锂离子电池落后产能的淘汰。

  公司高能量密度磷酸铁锂电池以其优越的性能在 2017、2018 年在行业内率先通过国家强制性检验,为新能源汽车电池提供充分保障。公司高端三元动力电池通过了如戴姆勒等国际一流汽车厂商的审核,并受到国内多家新能源汽车厂商的认可。同时,公司一直积极推进动力电池产品认证工作,多款产品通过国家客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验,获得《检验报告》;2017 年初至今,共有 150 余款装配公司动力电池及电源系统的新能源汽车入选《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根据工信部数据,公司动力电池装机量排名逐年提升,2016 年为第十六名、2017 年为第八名,2018 上半年进一步上升至第五名(2018 年 5 月排名第三)。公司已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储能动力锂离子电池高端生产商之一,得到了市场的充分认可。

  ②在市场需求方面,国内只有极少数储能动力锂离子电池供应商能够满足国内外知名汽车厂商对产品的质量要求,高端产能不足以匹配优质客户的需求。作为高端储能动力锂离子电池供应商,公司在乘用车领域,与戴姆勒、吉利等国内外一流汽车厂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并于2018年下半年陆续接受了多家国际高端乘用车客户的审核验厂;在商用车领域,公司成为宇通客车、南京金龙、厦门金旅等国内一流客车制造商稳定的储能动力锂离子电池供应商;在物流车、电动船领域亦率先获得了国内知名客户的需求和订单。2018年1-6月,公司储能动力锂离子电池产能利用率达到101.95%、产销率达到91.66%,产能趋于饱和,市场需求较为旺盛。

  另外,随着技术标准提高和市场竞争加剧,储能动力锂离子电池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统计,动力电池企业数量由 2015 年的 450 家加速下降至 2017 年的 96 家,预计 2018 年底,该数量将继续下降 50%。面对高端产能缺位、行业集中度提升的竞争环境,需要具备较强研发实力, 掌握生产核心技术和具有较大销售规模的龙头企业为市场提供更多优质的产品。公司作为高端储能动力锂离子电池供应商,需要顺应国家和市场对储能动力锂离子电池性能提升的要求,充分利用技术、管理和市场优势,进一步加快建设优质产能,有效缓解储能动力锂离子电池行业的结构性供需失衡,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并在行业加速优胜劣汰进程的历史变革中,进一步巩固、强化市场领先地位。

  (3)通过规模化生产有助于降低综合成本,提高公司销售规模及盈利能力

  在锂原电池领域,公司已经处于行业龙头地位,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是公司业绩持续增长强有力的支撑;在储能动力锂离子电池领域,从长远来看,超过万亿元的市场规模为行业参与者创造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公司存在较大的市场发展空间,有利于公司进一步优化业务布局。近年来,公司在储能动力锂离子电池领域竞争优势日益显著,但要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进一步增加市场份额、提高产品覆盖率、巩固优势地位,还需要建设与其先进技术水平和精细化管理优势相匹配的优质产能,充分发挥规模优势。

  从成本端来看,良好的成本综合管控能力是动力电池制造企业持续盈利的关键因素。募投项目实施后的规模化生产将有助于提升公司供应商端的议价能力, 并降低单个产品的生产成本,保持公司储能动力电池业务盈利能力的稳定性。

  从销售端来看,实现优质产能规模化是企业技术、资金、人员等综合实力的象征,是高端下游客户筛选储能动力锂电池供应商的重要标准,同时也是公司不断开发新客户,获取新市场的重要依托。

  从政策端来看,国家四部委于 2017 年发布的《促进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行动方案》提出,持续提升现有产品的性能质量和安全性,保障高品质动力电池供应。到 2020 年,符合高品质要求的动力电池行业总产能超过 100GWh,形成产销规模在 40GWh 以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公司虽已跻身国内储能动力电池行业第一梯队,但与国家纲领性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公司需要进一步提升自动化水平,扩大生产能力,为实现具有国际竞争力龙头企业的目标而加快优质产能的布局。

  公司在锂电池行业具有深厚的技术积淀,已具备进一步规模化生产的技术力量,因此,本次募投项目是充分利用技术优势实现规模化生产的必然选择。募投项目的实施将有助于公司通过规模化生产进一步降低综合成本,提高公司销售规模及盈利能力,切实强化和提高公司抗风险能力和综合竞争实力。

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国家能源转型战略大力支持储能动力锂离子电池健康发展

  能源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动力之源,是关系国家战略安全的头等大事。我国在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过程中,长期依靠高碳能源带来的能源对外依存度快速上升、环境保护压力不断增大的现实问题日益凸显。在此背景下,国家战略性地提出大力发展绿色经济,进行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以破解我国资源环境瓶颈的制约、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绿色环保的新能源储能动力锂离子电池产业作为构建清洁高效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替代燃油动力、实现能源结构转型的战略性选择。国家紧紧把握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在《“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纲领性地提出“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动力电池产业链。大力推进动力电池技术研发,着力突破电池成组和系统集成技术”,“加快推进高性能、高可靠性动力电池生产、控制和检测设备创新,提升动力电池工程化和产业化能力;培育发展一批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动力电池企业和关键材料龙头企业”, “到 2020 年,动力电池技术水平与国际水平同步,产能规模保持全球领先”。

  同时,国家从技术方向、行业规范等具体方面给予了储能动力锂离子电池产业积极的引导。2015 年 8 月,工信部发布《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提出了锂离子电池行业的产业布局要求,建立了生产规模、工艺技术、产品质量及性能等相关行业规范,明确动力电池单体能量密度不得小于 120Wh/kg,电池组能量密度不得小于 85Wh/kg。2016 年 10 月,《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进一步提出“到 2020 年纯电动新能源汽车单体能量密度达到 350Wh/kg,电池系统成本达到 1 元/Wh”的重要目标。

  各项产业政策的陆续出台,彰显了国家促进储能动力锂离子电池技术发展创新、鼓励扩大高端锂电池产能、最终实现绿色经济和能源结构转型的信念和决心, 为储能动力锂电池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同时也对行业内的参与者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

  公司深耕锂电池行业多年,始终坚持技术创新驱动发展进步,在储能动力锂离子电池领域已位居行业前列。面对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和储能市场兴起的行业机会,依托战略性新兴产业大有可为的政策环境,公司积极聚焦能源互联网,努力推进储能动力锂离子电池先进产能的建设,践行为社会提供高可靠性的绿色电池的产业理想,得到了国家、省等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公司“高比能锂离子动力电池智能工厂项目”、“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智能工厂试点示范项目”分别于2017 年成功获批国家工信部“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项目”、“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

  在国家“十三五”新兴产业政策支持的背景下,本次公司通过非公开发行投资建设募投项目,在技术创新的基础上扩大储能动力锂离子电池优质产能,符合国家能源转型战略目标,同时也有利于公司进一步深化锂离子电池的业务布局、努力实现在高端锂电池领域“大而强”的战略目标,并实现全面发展。

  (2)强大的客户资源为本次募投项目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市场基础

  凭借先进的技术水平、优良的产品品质,公司自布局储能动力锂离子电池以来,迅速获得了国内外客户的认可和信赖。

  从储能市场来看,5G 网络、大电网储能领域的快速兴起将极大地带动通信基站、储能电站等配套设施的建设与发展,后备电源“锂电化”带来的存量需求和新建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带来的增量需求,为储能动力锂离子电池提供了长期、稳定的增长空间。公司战略性地率先布局储能市场,与国外通信运营商、国内通讯设备龙头企业在通信储能领域产生业务合作需求;成为了河南电网、江苏电网等发电侧配套服务的指定供应商;并在家庭储能、工商业储能细分领域积累了一批国内外知名品牌客户。

  从动力市场来看,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高端动力锂电池存在巨大的市场需求。公司作为有实力规模化生产高能量密度、高一致性和稳定性的优质锂电池的行业领先企业,得益于先进的技术水平和精细化管理优势,在乘用车领域与戴姆勒、吉利等国内外一流汽车厂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并于

  2018 年下半年陆续接受了多家国际高端乘用车客户的审核验厂;在商用车领域, 公司成为宇通客车、南京金龙、厦门金旅等国内一流客车制造商稳定的储能动力锂离子电池供应商;在物流车、电动船领域亦率先获得了国内知名客户的需求和订单。丰富强大的客户资源、日益增长的客户需求为公司发展壮大创造了良好的市场机遇。扩大优质产能、满足客户需求,有助于公司在储能动力锂离子电池市场进一步做大做强。

  (3)深厚的研发实力为本次募投项目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公司核心团队从事锂电池行业超过 20 年,拥有较强的技术研发能力。自公司成立以来,带领公司不断探索锂电池行业前沿技术,并为高端技术的产业化发展做出不懈努力。目前,公司在储能动力锂离子电池领域已成功掌握了相关核心技术,并取得了相应的技术成果。

  磷酸铁锂电池方面,公司取得了功能性涂层技术、自阻式高精度防爆盖板技术、高温负压化成技术等关键技术的重要突破,在提高电池一致性、防止电池起火爆炸、提升电池循环寿命等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并形成了“一种防爆阀的保护装置”、“一种适合配组的电池极柱、电池及电池组”、“一种锂离子电池化成工艺”等多项技术专利。目前,公司智能化生产线均已成熟运行,并具备了从50Ah、75Ah、80Ah、90Ah、105Ah 到 280Ah 全系列磷酸铁锂单体电池型号的生产能力,取得了通讯领域的泰尔认证,通过了国家汽车动力电池强制性检验,获得国家强制性检验证书,并有五种产品型号的电池获得中国船级社颁发的认可证书,公司磷酸铁锂电池将在通讯储能、大电网储能、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三元电池方面,公司在隔膜表面处理技术、正负极材料结构制备技术、动力电池系统集成技术等方面的突破,有效保证了三元电池的一致性和安全性,提高了三元电池的能量密度。同时,公司发明专利“一种高功率锂离子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2016 年获批湖北省科技成果认证,实用新型专利“一种防爆阀的保护装置”于 2016 年获得授权;公司规划建设的智能化三元储能动力锂离子电池项目“高比能锂离子动力电池智能工厂项目”、“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智能工厂试点示范项目”分别于 2017 年成功获批国家工信部“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项目”、“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目前,公司三元储能动力锂离子电池技术力量已经成熟,通过自主创新开发的三元电池能量密度达到 210Wh/kg, 并通过了国家汽车动力电池强制性检验,获得了国家强制性检验证书,能够充分满足纯电动车、混合动力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的市场需求。公司深厚的研发实力,能够为本次募投项目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也为高端储能动力锂离子电池性能的不断提升提供充分保障。

4、项目投资概算

  本项目总投资额 215,784.25 万元,包含建设投资 27,089.00 万元、设备投资167,395.83 万元、预备费 9,724.24 万元以及铺底流动资金 11,575.18 万元。本项目拟使用募集资金 191,497.55 万元。

ssd.png

5、项目预期收益

  经测算,本项目运营期内,预计年均营业收入为 408,600.00 万元,净利润为25,701.84 万元,项目预期效益良好。

6、项目建设期

  本项目建设周期为 2 年。

7、项目实施主体

  本项目实施主体为公司全资子公司XXX有限公司。

8、项目的审批程序

  本项目不需新增用地,立项备案和环评批复情况如下:

ssd2.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