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底以来,北斗三号进入全球组网密集发射期,至2018年9月已通过“一箭双星”技术快速完成了13颗北斗三号卫星的发射。目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卫星数量已达三十六颗,2018年还将发射5颗左右北斗三号MEO卫星。
2017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产值达到2550亿元,同比增长20.4%。国内卫星导航设备市场规模占全球市场比例接近15%,随着北斗系统的技术成熟度的上升和行业应用市场的扩展,未来北斗相关产品在国际卫星导航市场的份额还将持续提升。业内人士表示,看好北斗国防和高精度应用两大应用市场。国防市场受益于军改落地和军费开支的增加,有望实现存量替换和增量需求提升的双轮驱动。民用高精度领域随着芯片、板卡国产化带来成本下降以及一带一路海外拓展,未来成长空间巨大。
事件驱动卫星导航条例发布在即
我国北斗全球系统组网建设自2017年11月25日发射北斗三号组网卫星起进入快车道,不到一年时间内通过“一箭双星”技术完成十三颗星的发射,目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卫星数量已达三十六颗。2018年还将发射5颗左右北斗三号MEO卫星,北斗三号卫星在性能和可靠性上都有很大提高,星间链路解决了境外监测卫星的难题,增加了性能更优的互操作信号B1C和B2A信号,在进一步提高基本导航服务能力的基础上,按照国际标准还可提供星基增强服务(SBAS)和搜索救援服务(SAR)。
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实施明确的“三步走”建设规划:第一步是试验系统阶段,2000年发射2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并投入运营,建成“北斗1号”系统;第二步是区域系统建设阶段,2012年“北斗2号”卫星发射数量达到14个,建成覆盖亚太的北斗区域系统;第三步为“北斗3号”全球组网,2020年总计35颗卫星覆盖全球。
2016年,《卫星导航条例》作为国家卫星导航领域的基本法规,被列入国务院当年立法工作计划,2018年5月18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卫星(600118)导航与位置服务白皮书发布会上,披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星导航条例》起草工作取得积极进展,现已完成草案初稿拟制,即将形成征求意见稿,有望于2018年下半年发布。卫星导航条例的发布将有望用法律的形式来保障北斗导航系统的透明应用和规范化,最大化保障用户使用安全和系统健康有序发展。
卫星导航条例的颁布,将助力北斗导航系统实现军品和民品的标准化,通过法治手段推动北斗渗透率提升,为北斗导航系统提供坚实的法律基础,保障北斗系统工程建设稳步推进,提供连续可靠的服务。将北斗上升为国家意志,北斗核心产业有望受益。
此外,国家相关政策也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支持与保障,政府高度重视北斗系统发展,将北斗系统列为科技重大专项,支撑国家创新发展战略、各部委、各省市纷纷出台相关或专项政策规划,以国家力量助推北斗产业发展,使北斗系统得以更好地深入各行业应用。
行业前景卫星导航市场增长潜力巨大
从行业市场发展空间来看,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产业总产值稳步增长,市场发展空间潜力巨大。
2017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产值达到2550亿元,同比增长20.4%。以芯片技术制造、算法和终端在内的核心产业产值达到902亿元,其中北斗技术贡献率超过80%,为核心技术产业的关键推动力;此外,由软件应用及行业数据、系统集成和基于位置的运营服务等市场产值达到1648亿元。
国内卫星导航设备市场规模占全球市场比例接近15%,随着北斗系统的技术成熟度的上升和行业应用市场的扩展,未来北斗相关产品在国际卫星导航市场的份额还将持续提升。
从应用领域来看,北斗系统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测量测绘、交通运输、海事船运、农林牧渔业、国土监测、挖掘勘探和公用事业等十几个行业领域。根据《2018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披露,2017年国内包括智能手机在内的采用北斗兼容芯片的智能终端产品社会用户总保有量接近5亿台,国内销售智能手机兼容北斗应用的数量占比已超过50%,专业北斗高精度接收机终端销量突破14万台。
预计到2020年,北斗应用在交通运输、精准农业、城市综合安防和智慧城市建设等主要细分市场的规模有望超过2万亿元人民币。
北斗发展的初衷是建成中国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发展的定位也是全面对标GPS成为全球的北斗。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便认识到了自主卫星导航系统对于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和战略意义,提出并开始制定自主研究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目前,北斗全产业链所有的关键元器件已经基本实现了国产化。截至2017年底,我国卫星导航专利申请累计总量已突破5万件,首次跃居全球第一位。在关键元器件上实现历史性突破,自主研发出28nm北斗兼容芯片,最低单片价格仅6元,总体性能达到甚至优于国际同类型产品。2017年国产高精度板卡和接收机天线销量已分别占国内市场份额的30%和90%。
统计近7年卫星导航板块历史估值情况来看,北斗2号商用之前,2012年板块最低估值接近30倍,2012年也是创业板熊市最底部。而在2012年底,北斗2号正式商用之后,卫星导航板块估值上行,甚至高达200倍。2015-2017年,伴随板块业绩整体下滑,卫星导航板块估值震荡下行。但是从2018年开始,随着业绩拐点确立整体进入向上通道,板块估值已低于历史估值中枢,龙头个股估值普遍30倍左右,极具投资价值。
投资机会两大应用市场有望受益
从北斗导航系统整体架构来看,分为卫星段、地面段和用户端三大部分,从对应产业链结构来看,总共分为上游基础元器件、中游终端和系统集成、及下游运营服务三大环节。
卫星段和地面段共同构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基础设施,卫星段包括卫星制造、发射和运维,基本由航天五院、中国卫星、航天一院和长征火箭公司垄断。地面段早期主要是由军方及部分国家部门搭建自用。近年来,千寻位置开创商用先河,海格通信(002465)、中海达(300177)等上市公司先后跟进,参与搭建全国增强系统,瞄准汽车等大众消费运营服务市场。用户段是导航定位服务的最终落脚点,用户数量多,市场规模大,也是相关上市公司重点发力环节。用户段产业链上游、中游及下游分析也更有价值。
上游基础元器件主要是指包括射频芯片、基带芯片、板卡、天线和手机集成芯片等基础元器件,其中射频芯片和基带芯片都是集成在板卡上。板卡整体的工作原理是:首先通过天线单元完成对北斗卫星发射信号进行接收并转化为电信号,后由射频前端完成将射频信号进行模数装换,再由基带芯片对信号进行处理生成卫星信号的伪距和载波相位等测量信息,最终完成导航定位结果的输出。
中游终端和系统集成市场可以区分为军用市场和民用市场,主要产品包括国防安全终端、行业终端、车载移动终端和软件系统集成。其中国防安全终端主要包括军用、警用、防灾救灾等国防安全终端;测量测绘终端包括高精度测量测绘仪器GNSS接收机和GIS数据采集器等;车载终端包括车载导航和定位装置;移动终端包括手持便携式定位终端,装配在共享单车、无人机等设备上的定位终端;系统集成则指在相应北斗终端上完成位置信息等数据服务的软件应用集成方案。中游市场主要由于细分行业市场需求不同而产生一定差异,围绕以位置信息服务为主以适应不同行业的发展需求。
下游运营服务基于北斗位置信息数据和时间同步等技术,构建时空大数据库、地理空间数据平台等。通过积累的位置数据和北斗高精度技术设备,为政企用户、行业用户、LBS服务商和大众消费者,提供基于北斗的定位、导航、授时、短信报文等各类基础服务。
方正证券认为,随着北斗全球化进程稳步推进,北斗产业链在北斗一、二号培育下也在同步成熟。短期军改落地开启国防订单加速恢复,北斗三号有望带来国防装备升级,建议关注海格通信、振芯科技(300101)、华力创通(300045)等具备全产业链北斗领先企业。另外,北斗作为高精度PNT技术将在万物互联、无人驾驶、5G等领域占据核心地位,推荐关注中海达、华测导航(300627)、合众思壮(002383)等具备高精度研发制造技术的领先企业。
长江证券则表示,看好北斗国防和高精度应用两大应用市场。国防市场受益于军改落地和军费开支的增加,有望实现存量替换和增量需求提升的双轮驱动。重点推荐北斗军用龙头海格通信,建议关注振芯科技、北斗星通(002151)等。民用高精度领域随着芯片、板卡国产化带来成本下降以及一带一路海外拓展,未来成长空间巨大。重点推荐中海达,重点关注华测导航。